切换频道
首页 > 读书故事 > 读书故事
李叔同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信:放下你,非我薄情
上传日期:2020年7月31日  浏览次数:2082
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;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......”


即便不知道李叔同是谁的人,也多半听过他这阙从1915年传唱至今的《送别》歌。


作为20 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,李叔同前半生学贯东西,潇洒无羁,堪称中国现代音乐、戏剧、美术之先驱;后半生,他慈悲度世,修成佛门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,被誉为“人天师范”。


从凡间的李叔同到佛国的弘一法师,他在盛年决绝地作别妻儿,断绝尘缘,实现了尘世与净土、亲情与大爱间的跨越。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,怎不令世人从当年愕然至今?


出家,对李叔同来讲或许是一种宿命。无论他经过了多少年的准备,对他的家人来说,这一刻何时到来都会突然。彼时,他需要给家人一个交代。


于是他给自己的日籍妻子诚子写了封作别信。正是这封信,不仅把一场变故带给了他的妻儿,也把多重得疑问,留给了俗世中的我们。


弘一法师晚年曾告诉自己的弟子妙莲法师:“你在为我助念时,看到我眼里流泪,这不是留念人间,或挂念亲人,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。”


1

人间有牵系  “朝游不忍池”


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望族桐达李家,父亲系李鸿章同年进士,曾官至吏部主事。致仕后经营盐业,兴办银行,为津门富豪。


李叔同少年风流,曾爱上津门名伶杨翠喜。母亲为拴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,在李叔同二哥文熙的主持下给他安排了婚姻。对方乃俞家五小姐,是天津卫的一个茶商之女。俞氏长李叔同两岁,两家门当户对,是旧时的好姻缘。


彼时,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正主持维新变法,一向关心国事的李叔同刻了一方“南海康梁是吾师”的印章以示支持。不料“戊戌政变”以失败告终,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康、梁同党。为了避祸,他带母亲、妻子迁居上海,以富家公子身份,与沪上名流交往。


鲜衣怒马的青年时代,伴随着一阙阙绮诗丽词,李叔同与上海名妓李苹香、谢秋云私情往来数年,他的妻子俞氏从未加以干涉。


李叔同的父亲在他5岁时故去,他的母亲比父亲小40多岁,当时不过是一个20多岁的女人,能在备遭歧视的家庭中把李叔同抚养大实属不易。李叔同因此事母至孝。母亲去世时,李叔同携妻子与两个幼子扶柩回津,并依“东西各国追悼会之例”,为母亲举行丧礼。


生母去世,对李叔同刺激很大,认为自己的“幸福时期已过去”,于是他将俞氏和两个儿子托付给天津老宅的二哥照顾后,远赴日本留学。



李叔同初到日本,对于明治维新以后的西化成果深感羡慕,对西洋艺术全面研攻,学习美术、音乐,业余时间还研究戏剧。


在学习美术期间,学校课程中有裸体写生内容,男模特好找,女模特却鲜有人做。直至有一天,正在寓所练习绘画的李叔同,无意中注意到了给他送饭的房东女儿诚子。


于是,李叔同便直言邀请她当自己的模特,诚子从此成了他的专职女模特。久而久之,两人开始跨越画家和模特的界限。不久,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,诚子成了李叔同的第二位妻子。


李叔同携日本妻子诚子一起回到中国,时在1911年。回国伊始,李叔同没将诚子带回俞氏所在的老家天津,而是安排她住在了上海,他自己则在天津北洋高等工业学校担任主任教员,将近一年后,才来到上海和诚子共同生活。其后,他在上海城东女学任音乐教员,在《太平洋报》任文艺编辑,后《太平洋报》停刊,李叔同被迫离开上海,应聘至浙江两级师范学校,任音乐图画教师。


此间每到节假日,李叔同都会从杭州赶回上海与诚子相聚,而他的教员薪水通常每月会被分成4份:一份给上海的妻子,一份给天津的妻儿,一份给日本的刘质平(李叔同的弟子,留学期间受李叔同资助),最后一份留给自己。 

2

君本多情者 何故断舍离

1916年的一天,时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音乐图画的李叔同,与同事夏丏尊聊天。


夏丏尊说他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断食的介绍,称断食可使人身心更新,产生巨大精神力量,释迦牟尼、耶稣、穆罕穆德都曾进行过断食体验。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李叔同便找来那本杂志看。


第二年春节刚过,李叔同就到杭州大慈山下的虎跑定慧寺去作断食体验,前后历时21天。返校后,他开始素食。


这时期他接触了很多佛经,由此感到世间名利原是虚妄。


当年11月,李叔同再到虎跑定慧寺听法轮禅师说法,回来后写了书联,落款“婴居士”。此时他为自己改名为“李婴”,寓有婴儿般新生之意。不久,他将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书籍、字画、折扇、金石等都分赠给了友人,连衣服也没留几件,显然是在做断舍离的准备。


1918年8月19日,农历七月十三日,李叔同在虎跑定慧寺正式剃度出家。9月,他到灵隐寺受比丘戒。10月,他又赴嘉兴精严寺小住。年底应马一浮之邀到杭州海潮寺打七(指于7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),从此再无杂念。


至此,世间再无李叔同,只有弘一法师。 



3

安顿尘缘后 “请叫我弘一”

李叔同入山归佛的消息,在他离开浙江一师的当天,就传遍了杭州,后又传遍大江南北,当时中国文化教育界哄动一时的新闻。但他却并没有预先告知家人。


剃度几周后,得知消息的诚子,携了他们的幼子自上海赶到杭州灵隐寺,抱着最后一线希望,欲劝说丈夫切莫弃她出家。这一年,是他们两人相识后的第11个年头。然而李叔同决心已定,连寺门都没让妻儿进入。诚子无奈离去前,对着关闭的寺门悲声责问:“慈悲对世人,为何独独伤我?”


李叔同出家几年后,黄炎培曾和自己的夫人与诚子一起去杭州看望他,想和一起在庙前的素食店吃饭,并记录了当日的情景:


“要求叔同到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共餐。三人有问,叔同才答,终席,叔同从不自动发一言,也从不抬头睁眼向3人注视。饭罢,叔同即告辞归庙,雇一小舟,3人送到船边,叔同一人上船了。船开行了,叔同从不一回头。但见一浆一浆荡向湖心,直到连人带船一齐埋没湖云深处,什么都不见,叔同最后依然不一顾,叔同夫人大哭而归。”


然而在李叔同作出如此无情抉择的背后,一纸他在正式出家前,写给诚子的告别书,却让人们看到了他无情之外的有情一面。



这份告别书写于他正式出家的前两周。信中他开门见山地写道:


“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……上回与你谈过,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,是早晚的问题罢了……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?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,请来信告诉我,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……”


可见关于出家,李叔同对家人其实是心怀歉疚的,尤其对于跟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为他育有一子的日籍妻子诚子,他的歉疚尤甚。但他能做的,只是于出家前细心周到地预留了3个月的薪水,将其分为3份,其中一份连同自己剪下的一绺胡须,拜托老友转交给诚子,并嘱朋友将其母子二人送回日本。


于作别红尘之际,他在写给诚子的告别书中劝慰她说:


“请吞下这苦酒,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。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、怯懦的灵魂。愿佛力加被,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......


做这样的决定,非我寡情薄义。为了那更永远、更艰难的佛道历程,我必须放下一切。”



在讲述弘一法师故事的电影《一轮明月》中,有这么一个场景:


清晨,薄雾西湖,两舟相向。诚子:“叔同——”李叔同:“请叫我弘一。”诚子:“弘一法师,请告诉我什么是爱?”李叔同:“爱,就是慈悲。”


终是斩断了夫妻尘缘的李叔同,自此正式变身为弘一法师。其中对诚子母子的看似无情,也许却是面向世间众生一概平等的更大有情。 


4

生平有憾事 “悲欣交集”

一代才子放弃世俗生活,突然遁入空门,在当时和现在都使人深感惋惜和不解。世人在津津乐道的同时,也对他的出家做了各种版本的猜测和分析,但终未揭开这位艺术大师的出家谜团。


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对老师的出家表示理解。他说,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为3层:一是物质生活,二是精神生活,三是灵魂生活。灵魂生活就是宗教。宗教徒做人很认真,对他们来说,物质欲、精神欲都不能满足他们,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,追究灵魂的来源,宇宙的根本。以丰子恺的了解,李叔同就是这样的人。


李叔同出家之后成为弘一法师,毅然割断了他曾醉心研究过的话剧、油画、西洋音乐等诸种艺术,唯独对于书法研习不辍,老而弥笃。


其后20多年精诚庄严的自律苦修,弘一法师使传统断绝数百年的律宗得以复兴,佛门称弘一为“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”。


林语堂曾说:“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,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,跳到红尘之外去了。”


张爱玲则表示:“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,我从来不是的——至少,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,我是如此的谦卑。”


赵朴初更评价他是“无尽奇珍供世眼,一轮圆月耀天心”。


弘一法师晚年病重,他拒绝医疗探问,一心念佛,并告诉自己的弟子妙莲法师:“你在为我助念时,看到我眼里流泪,这不是留念人间,或挂念亲人,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。”


1942年10月10日下午,弘一法师索来纸笔,写下“悲欣交集”4字绝笔交给妙莲。13日晚,弘一法师侧卧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陋室板床之上,右手支颐,左臂放在身侧,双腿并拢微直,和释迦牟尼涅槃时的睡姿相同。


“天之涯,海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一觚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”


这阙他在俗世创作的《送别》,如今如果我们重新去理解,是否更能切近真髓?就当它既是作者于命运无力时送别知交的感怀之作,亦或是于暂时落幕的人生舞台上转身走开时,给自己的作别之语。


权当他是去后台更衣换妆,去去就来。


附:信件原文


请吞下这苦酒

李叔同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诚子 1918年


诚子:

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,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。上回与你谈过,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,是早晚的问题罢了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,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?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,请来信告诉我,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。

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,这样的心情我了解。但你是不平凡的,请吞下这苦酒,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。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、怯懦的灵魂。愿佛力加被,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。

做这样的决定,非我寡情薄义。为了那更永远、更艰难的佛道历程,我必须放下一切。我放下了你,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。这些都是过眼云烟,不值得留恋的。

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。在西天无极乐土,我们再相逢吧。

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,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。我们那个家里的一切,全数由你支配,并作为纪念。人生短暂数十载,大限总是要来,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,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,愿你能看破。

在佛前,我祈祷佛光加持你。望你珍重,念佛的洪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叔同戊午七月一日



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C1区”

新书推介更多>>
  • 沈从文《边城》中的爱...
    作者:胡秀红 (沈从文) 《边城》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,人们对它评价...[详细]
  • 这3本温暖心灵的治愈系...
    1. 《蓝色咖啡馆和绿色咖啡馆》 作者: [英] 维多利亚·希斯洛普 有的...[详细]
  • 名家字画赏析!!!
    厚德载物,出自《易经》古代多用来指道德高尚者 能承担重大任务,现在多用来指以崇高的 道德...[详细]
  • 中国(上海)自贸试验...
    内容简介: 建设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...[详细]
  • 不受伤,跑到100岁
      内容简介:   从20岁到100岁,上百万人受益的跑步法   跟随杰夫·盖洛威(...[详细]
  • 版权所有 海南省求是全民阅读俱乐部
    电话:0898—66196085 总编辑直线:18689817181 QQ:3281430373  琼ICP备15003435号 邮箱:hnquanminyuedu@sina.com
    技术支持:易讯天空
    扫描二维码
    下载学习通APP
    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全民阅读网
    关闭